Top985双一流
中国科学院大学
其 它 985 双 一 流
3 所 非 985 双 一 流 大 学
73所 非985 非双一流 的 211大学
32 所 有 一 流 学 科 建 设 的 大 学
公办普通本科院校 公办职业本科院校
民办普通本科院校 民办职业本科院校
公办专科院校 公办专科院校 公办专科院校
民办专科院校 民办专科院校 民办专科院校
在我国高等教育的金字塔架构中,从塔尖到底部依次是Top985双一流、未参与评级的国科大、其它 985双 一流、3所不属于985的双一流、73所非985非双一流的211、32所一流学科建设大学、公办本科、民办本科、公办专科、民办专科院校,每所大学都各居其位,每个层次都有其特点和定位,共同支撑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。
同龄人中只有极少数优秀学生才能够通过选拔进入985、双一流和211大学。985和双一流大学在多数地区的录取比例不到3%。全国211高校的平均录取率可能不到8%,一流学科建设大学约录取Top 10%(含985和211那8%)。
面对极少数人才能够竞入985、双一流、211和一流学科建设大学的现实,我们应该保持积极心态,发掘自己的兴趣和优势,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,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,并建立广泛的人际关系网络。通过这些努力,即使没有机会进985、双一流、211和一流学科建设大学,每个人也都可以在自己的道路上取得成功并实现自己的价值。
39所985大学
985是指1998年5月,国家决定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,以提升国内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,那些被纳入985工程的大学统称985大学。被纳入985工程的大学一共有39所。
北京市(8所)985大学:清华大学(北京)、北京大学、中国人民大学(北京)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、北京师范大学、北京理工大学、中国农业大学(北京)、中央民族大学(北京)。
上海市(4所)985大学:复旦大学(上海)、上海交通大学、同济大学(上海)、华东师范大学(上海)。
陕西省(3所)985大学:西安交通大学、西北工业大学(西安)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(陕西咸阳)。
湖南省(3所)985大学:中南大学(长沙)、国防科技大学(长沙)、湖南大学(长沙)。
江苏省(2所)985大学:南京大学、东南大学(南京)。
湖北省(2所)985大学:武汉大学、华中科技大学(武汉)。
广东省(2所)985大学:中山大学(广州)、华南理工大学(广州)。
四川省(2所)985大学:四川大学(成都)、电子科技大学(成都)。
天津市(2所)985大学:南开大学(天津)、天津大学。
辽宁省(2所)985大学:大连理工大学、东北大学(沈阳)。
山东省(2所)985大学:山东大学(济南)、中国海洋大学(青岛)。
安徽省(1所)985大学:中国科学技术大学(合肥)。
吉林省(1所)985大学:吉林大学(长春)。
浙江省(1所)985大学:浙江大学(杭州)。
黑龙江(1所)985大学:哈尔滨工业大学。
福建省(1所)985大学:厦门大学。
重庆市(1所)985大学:重庆大学。
甘肃省(1所)985大学:兰州大学。
42所双一流大学
我国在2017年启动的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教育工程简称“双一流”。所有39所985大学都属于双一流大学,郑州大学、云南大学和新疆大学这3所大学也属于双一流大学,因此,双一流大学共有42所。所有115所211大学都属于一流学科建设大学。至2022年,一流学科大学在115所211大学的基础上又增加了32所一流学科建设大学,于是一流学科大学数量为147所。这147所双一流大学中有42所双一流大学(39所985大学+郑州大学、云南大学和新疆大学3所双一流大学)和105所一流学科建设大学,而这105所一流学科建设大学中包括73所非985的211大学 和 32所只有一流学科建设级别的大学。
42所双一流大学分为A、B两类,其中A类36所,即在39所985大学的基础上减掉湖南大学、东北大学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这3所;B类6所分别是郑州大学、云南大学、新疆大学、湖南大学、东北大学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。
北京市(8所)双一流大学:清华大学(北京)、北京大学、中国人民大学(北京)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、北京师范大学、北京理工大学、中国农业大学(北京)、中央民族大学(北京)。
上海市(4所)双一流大学:复旦大学(上海)、上海交通大学、同济大学(上海)、华东师范大学(上海)。
陕西省(3所)双一流大学:西安交通大学、西北工业大学(西安)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(陕西咸阳)。
湖南省(3所)双一流大学:中南大学(长沙)、国防科技大学(长沙)、湖南大学(长沙)。
江苏省(2所)双一流大学:南京大学、东南大学(南京)。
湖北省(2所)双一流大学:武汉大学、华中科技大学(武汉)。
广东省(2所)双一流大学:中山大学(广州)、华南理工大学(广州)。
四川省(2所)双一流大学:四川大学(成都)、电子科技大学(成都)。
天津市(2所)双一流大学:南开大学(天津)、天津大学。
辽宁省(2所)双一流大学:大连理工大学、东北大学(沈阳)。
山东省(2所)双一流大学:山东大学(济南)、中国海洋大学(青岛)。
安徽省(1所)双一流大学:中国科学技术大学(合肥)。
吉林省(1所)双一流大学:吉林大学(长春)。
浙江省(1所)双一流大学:浙江大学(杭州)。
黑龙江(1所)双一流大学:哈尔滨工业大学。
福建省(1所)双一流大学:厦门大学。
重庆市(1所)双一流大学:重庆大学。
甘肃省(1所)双一流大学:兰州大学。
河南省(1所)双一流大学:郑州大学。
云南省(1所)双一流大学:云南大学(昆明)。
新疆(1所)双一流大学:新疆大学(乌鲁木齐)。
115所211大学
211是指面向21世纪,国家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,那些那些被纳入211工程的大学统称211高校。211大学原本只有112所,但这112所当中的中国地质大学、中国矿业大学、中国石油大学各自有两个独立校区,相当于在原有112所的基础上增加了3所,211高校总数变成了115所。说211大学总数是116所的,是把华北电力大学在保定和北京的校区当成两所大学来统计的。所有985大学都是211,985大学是39所,非985的211大学是76所。985和211原本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两个重要工程,后来它们逐渐成了特定层次和实力高校和人才的代名词,985代表国内顶尖大学和顶尖人才,211则代表国内优秀高校和优秀人才(仅次于985和双一流)。
北京市(26所)211大学:清华大学(北京)、北京大学、中国人民大学(北京)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、北京师范大学、北京理工大学、中央民族大学(北京)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(北京)、中国政法大学(北京)、北京邮电大学、中国传媒大学(北京)、北京科技大学、北京交通大学、中国农业大学(北京)、中央财经大学(北京)、北京外国语大学、北京林业大学、北京工业大学、北京化工大学、北京中医药大学、华北电力大学(北京)、中国地质大学(北京)、中国矿业大学(北京)、北京体育大学、中国石油大学(北京)、中央音乐学院(北京)。
江苏省(11所)211大学:南京大学、东南大学(南京)、南京理工大学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、河海大学(南京、常州)、苏州大学、南京师范大学、江南大学(无锡)、南京农业大学、中国矿业大学(徐州)、中国药科大学(南京)。
上海市(10所)211大学:复旦大学(上海)、上海交通大学、同济大学(上海)、华东师范大学(上海)、上海财经大学、上海外国语大学、上海大学、华东理工大学(上海)、东华大学(上海)、海军军医大学(上海第二军医大学)。
陕西省(8所)211大学:西安交通大学、西北工业大学(西安)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(咸阳)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、陕西师范大学(西安)、西北大学(西安)、长安大学(西安)、空军军医大学(西安第四军医大学)。
湖北省(7所)211大学:武汉大学、华中科技大学(武汉)、武汉理工大学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(武汉)、华中师范大学(武汉)、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、华中农业大学(武汉)。
四川省(5所)211大学:四川大学(成都)、电子科技大学(成都)、西南财经大学(成都)、西南交通大学(成都)、四川农业大学(成都、雅安和都江堰)。
黑龙江(4所)211大学:哈尔滨工业大学、哈尔滨工程大学、东北农业大学(哈尔滨)、东北林业大学(哈尔滨)。
天津市(4所)211大学:南开大学(天津)、天津大学、天津医科大学、河北工业大学(天津)。
湖南省(4所)211大学:国防科技大学(长沙)、湖南大学(长沙)、中南大学(长沙)、湖南师范大学(长沙)。
广东省(4所)211大学:中山大学(广州)、华南理工大学(广州)、暨南大学(广州)、华南师范大学(广州)。
辽宁省(4所)211大学:大连理工大学、东北大学(沈阳)、辽宁大学(沈阳)、大连海事大学。
山东省(3所)211大学:山东大学、中国海洋大学(青岛)、中国石油大学(华东青岛)。
吉林省(3所)211大学:吉林大学(长春)、东北师范大学(长春)、延边大学。
安徽省(3所)211大学:中国科学技术大学(合肥)、安徽大学(合肥)、合肥工业大学。
重庆市(2所)211大学:重庆大学、西南大学(重庆)。
福建省(2所)211大学:厦门大学、福州大学。
新疆(2所)211大学:新疆大学(乌鲁木齐)、石河子大学。
山西省(1所)211大学:太原理工大学。
内蒙古(1所)211大学:内蒙古大学(呼和浩特)。
浙江省(1所)211大学:浙江大学(杭州)。
江西省(1所)211大学:南昌大学。
河南省(1所)211大学:郑州大学。
广西(1所)211大学:广西大学(南宁)。
云南省(1所)211大学:云南大学(昆明)。
贵州省(1所)211大学:贵州大学(贵阳)。
甘肃省(1所)211大学:兰州大学。
海南省(1所)211大学:海南大学(海口)。
宁夏(1所)211大学:宁夏大学(银川)。
青海省(1所)211大学:青海大学(西宁)。
西藏(1所)211大学:西藏大学(拉萨)。
32所双非一流学科建设大学
上不了985,上不了国科大,也上不了211的,双非一流学科建设大学可能就是首选!有一流学科建设的大学一共有147所,这147所大学中包括我们耳熟能详的115所211大学,另外还有以下32所双非一流学科建设大学。
北京市8所双非一流学科大学:中国科学院大学(北京)、中央戏剧学院(北京)、中央美术学院(北京)、中国音乐学院(北京)、中国人民公安大学(北京)、外交学院(北京)、首都师范大学(北京)、北京协和医学院。
上海市5所双非一流学科大学:上海科技大学、上海音乐学院、上海体育大学、上海中医药大学、上海海洋大学。
江苏省5所双非一流学科大学:南京中医药大学、南京医科大学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、南京林业大学、南京邮电大学。
广东省4所双非一流学科大学:南方科技大学(深圳)、广州中医药大学、广州医科大学、华南农业大学(广州)。
四川省3所双非一流学科大学:成都中医药大学、成都理工大学、西南石油大学(成都)。
天津市2所双非一流学科大学:天津中医药大学、天津工业大学。
浙江省2所双非一流学科大学:宁波大学、中国美术学院(杭州)。
湖南省1所双非一流学科大学:湘潭大学。
河南省1所双非一流学科大学:河南大学(开封)。
山西省1所双非一流学科大学:山西大学(太原)。
27所军校
军校一共有27所,其中985高校1所,211高校有3所。军校的招生政策详见:军队院校招生政策解读。
陕西省(5所)军校:空军军医大学(第四军医大学 西安)、陆军边海防学院(西安)、空军工程大学(西安)、火箭军工程大学(西安)、武警工程大学(西安)。
湖南省(1所)军校:国防科技大学(长沙)。
上海市(1所)军校:海军军医大学(上海)。
四川省(1所)军校:武警警官学院(成都)。
重庆市(2所)军校:陆军军医大学(重庆)、陆军勤务学院(重庆)。
广西(1所)军校:陆军特种作战学院(桂林)。
湖北省(2所)军校:海军工程大学(武汉)、空军预警学院(武汉)。
河南省(1所)军校: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(郑州)。
山东省(2所)军校:海军潜艇学院(青岛)、海军航空大学(烟台)。
江西省(1所)军校:陆军步兵学院(南昌)。
安徽省(1所)军校: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(合肥)。
浙江省(1所)军校:武警海警学院(宁波)。
江苏省(1所)军校:陆军工程大学(南京)。
吉林省(1所)军校:空军航空大学(长春)。
辽宁省(1所)军校:海军大连舰艇学院(大连)。
天津市(1所)军校:陆军军事交通学院(天津)。
北京市(4所)军校:武警特种警察学院(北京)、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(北京)、陆军防化学院(北京)、陆军装甲兵学院(北京)。